2024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设立十一周年。为深刻回溯反思历史,缅怀死难同胞和革命先烈,宣示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坚定立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淀进取精神和昂扬斗志。南京林业大学林草学院、水土保持学院师生通过默哀悼念、敬献鲜花、诵读经典、观摩电影等多种形式开展公祭日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一束鲜花
岁寒之时,悼念国殇。林草学院、水土保持学院组织师生手持白菊,徒步前往南京大屠杀北极阁遇难同胞丛葬地。伫立默哀一分钟后,将手中的鲜花敬献于纪念碑前,表达对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思。
一场诵读
"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民族觉醒,独立解放,改革振兴,国运日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殷忧启圣,多难兴邦。"纪念碑前,"碧水青山"传习社的学生代表们高声朗诵《和平宣言》,字字铿锵,气势如虹的诵读声回荡在南京上空,表达了南林学子"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报国志。朗诵后,部分学生接受中国中央电视台采访。
一部电影
林草学院、水土保持学院新党员培训班学员、入党积极分子代表以及新发展团员150余人在林学楼报告厅集体观看影片《南京!南京!》。安宁的城市,美满的家庭,鲜活的生命,遭受了人类文明史上"不啻人间地狱"般的空前浩劫。
一份感悟
观影活动后,研究生第三党支部学生党员缪家怡在微博中写下:奋斗是对历史最好的铭记!历史一再告诉我们,和平来之不易,只能靠斗争、靠硬实力去争取、去创造!
"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惟其艰巨,更显荣光。"我们不能忘却来时的路,更要走好脚下的路、坚定未来的路。爱国主义教育不是空洞的,而是具体的。通过举办公祭日活动,爱国主义精神在实践活动中牢牢扎根于学生心中,吾辈自强的坚定力量深深感染着每一位学生。
撰稿:李雪涵、闵霄、王菲菲、梁子瑜
摄影:李雪涵
审核:吴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