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方仁,男,1963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阳新人,1981年考入南京林业大学,1988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为南京林业大学经济植物研究所副所长;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江苏省“333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培养对象;中国林学会经济林分会副理事长。
长期从事森林培育与经济林栽培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林业行业专项、国家级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国家林业局“948”项目、江苏省高技术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支撑项目、江苏省林业三项工程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5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江苏省和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江苏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编写出版专著教材10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项,选育林木良种8个。
1、经济林栽培与利用
针对我国薄壳山核桃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造林成活率低、缓苗期长、品种配置混乱等限制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以良种良法配套关键技术创新为核心,开展薄壳山核桃控根容器育苗技术、机艺融合的省力化栽培技术、林菌高效复合经营技术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实现品种结构优化和栽培技术升级,为我国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撑。主持完成的《薄壳山核桃产业化开发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获2020年梁希林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参加完成的《南方特色干果良种选育与高效培育关键技术》获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珍贵用材林定向培育
以楸树、薄壳山核桃珍贵用材树种为研究对象,围绕定向、优质、稳定和高效的研究目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系统深入地开展遗传控制(适地适无性系、树种抗逆性)、立地控制、密度控制及经营措施对珍贵用材林产量和质量(材性)的影响,人工林长期立地生产力维护技术等研究,为珍贵用材林定向培育模式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体系。
银杏营养贮藏蛋白质的分离鉴定及功能研究(30872055) | 自然基金 | 2009-2011 | 27 | 主持 | |
“耐盐树种及沿海防护林自然生态化营建技术引进”( 2006-4-09) | 攻关 | 2006-2010 | 50 | 主持 | |
楸树种质资源保护及优良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lysx(2009)45 | 高技术 | 2009-2011 | 30 | 主持 | |
珍贵树种基地建设 | 企事业合作 | 2010-2011 | 30 | 主持 | |
华中丘陵区油茶高产良种应用集成示范(2009BADB1B04) | 攻关 | 2010-2011 | 18 | 子专题 | |
薄壳山核桃遗传资源及富根容器育苗技术引进 | 自然基金 | 中央、国家各部门项目 | 2015-2018 | 50 | 主持 |
美国山核桃产业化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304711) | 自然基金 | 中央、国家各部门项目 | 2013-2017 | 193 | 主持 |
薄壳山核桃优良品种嫁接苗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与推广”[lysx2014(047)] | 自然基金 | 省(自治区、直辖市)项目 | 2015-2017 | 50 | 主持 |
核桃类坚果产量品质性状形成与调控(2018YFD1000604) | 攻关 | 中央、国家各部门项目 | 2018-2022 | 102 | |
R2R3-MYB转录因子调控薄壳山核桃嫁接愈合的分子机制研究(31870672) | 自然基金 | 中央、国家各部门项目 | 2019-2022 | 64 | |
薄壳山核桃良种扩繁、现代栽培及规模化经营关键技术示范与推广” LYKJ[2018]05-1 | 攻关 | 省(自治区、直辖市)项目 | 2018-2021 | 100 | |
薄壳山核桃良种扩繁及苗木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推广项目[2019]14 |
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局“948”项目、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级林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江苏省林业三项工程项目、江苏省高技术项目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参加国家“九五”、“十五”攻关、“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发表论文150余篇。
专利著作:
编写出版教材专著10部
专利5项
选育林木良种2个
奖励与荣誉:
2001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5年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07江苏省教育厅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4年湖南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20年梁希林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7年南京市科教兴农先进个人
2008年江苏省“兴农富民工程优秀科技专家”
2009年江苏省“送科技下乡,促农民增收”活动优秀科技特派员
2010年江苏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先进个人
中国林学会经济林分会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