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据《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关于下达2022年度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第二批)的通知》,水土保持系教师胡海波教授与姜姜教授,分别作为首席科学家牵头获批题为“沿海滩涂农林复合系统能源作物和林木培育及与碳汇能力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退化农田防护林系统碳增汇技术与生物质固碳产品研发”的双碳科技创新项目。
“沿海滩涂农林复合系统能源作物和林木培育及与碳汇能力提升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介绍:本项目以江苏沿海滩涂为研究对象,从盐碱土改良与地力提升、温室气体减排和碳汇能力提高等方面,系统研究沿海典型农田、林地及其复合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规律及其影响机理;综合评价其碳汇功能及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重点开展生物质能源作物和高碳汇能力林木品种筛选及培育;并集成现有成熟技术,建立适地性强的江苏沿海滩涂不同生态系统土壤固碳增汇的模式、试验示范基地,实现土壤生物固碳和林木固碳能力提高10%-15%。为我省沿海滩涂碳汇能力提升和国土空间优化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和示范样板,为我国履行国际义务和展现大国担当做出积极贡献。
“退化农田防护林系统碳增汇技术与生物质固碳产品研发”项目介绍:提升农田防护林系统碳汇能力,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必要手段,同时对维护农田林网区生态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团队由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和华北电力大学苏州研究院共4家单位组成,针对江苏退化农田防护林系统树种单一、结构简单、树龄老化、长势减弱、病虫害严重,导致林分退化、碳汇功能减弱等突出问题,将防护林修复改造与生物质炭基产品研发相结合,协同提升农田防护林系统碳汇效益,为碳中和背景下退化农田防护林修复改造开辟新方向,拓展未来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理论研究与技术、产品研发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