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生态修复与绿色低碳研究,重点关注工矿区、脆弱区和自然保护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挪国际合作课题等近20项。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专著《矿区修复生态学理论与实践》《城乡生态文明评估与绿色低碳》《脆弱区气候变化与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研究》等。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等10项。被采纳政策建议研究报告10多份。
● 植被恢复与污染共治
● 碳中和与生态经济
● 防护林生态安全
● 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协同治理视角下矿区生态修复目标与监管标准研究,2022.01-2025.12
[2]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韧性城市生态服务提升机制研究,2023.01-2024.12;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模式与碳中和路径研究,2021.01-2022.12;矿产资源开发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与监管技术研究,2019.01-2020.12
[3] 中挪国际合作,“气候变化背景下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课题“达里诺尔湖区域生物多样性恢复和保护措施示范”,2022.01-2026.12
[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特色小镇建设承载力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模式,2018.12-2022.12
[5]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A类)课题,非金属矿山土地退化因素调查,2014.05-2019.04
[6] 国家重大环境问题决策支持项目,长江经济带沿线矿山生态破坏与功能修复研究,2018.01-2019.12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西藏高寒河谷沙地植被演替的高光谱遥感识别及恢复潜力评估研究,2014.01-2016.12
1. 近期论文
[1] The impacts and thresholds detection of 2D/3D urban morphology on the heat island effects at the functional zone in megacity during heatwave event[J]. 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 118 (2025):106002 (通讯)
[2] Good governance can save China's mine ecosystems[J]. Science, 2024, 383(6679):157-158 (通讯)
[3] Pattern of cooling benefits from ecological spaces during urbaniza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4, 932: 172974 (通讯)
[4] A novelty modeling approach to eliminate spatial conflicts and ecological barriers in mining areas of a resource-based city[J]. Ecological Indicators, 169 (2024): 112858 (第2)
[5] Quality assessment of shrub observation data based on TLS: A case of revegetated shrubland, Southern Qinghai-Tibetan Plateau[J]. 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 2023, 34:1570-1581 (通讯)
2. 专著
● 城乡生态文明评估与绿色低碳[M]. 2024(110万字)(第1)
● 矿区修复生态学理论与实践[M]. 2022 (第1)
● 脆弱区气候变化与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研究[M]. 2019 (第1)
● 西部矿区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估[M]. 2019 (第1)
● 雅鲁藏布江流域风沙化土地遥感监测与生态恢复研究[M]. 2012 (第2)
3. 发明专利
[1] 针对高寒脆弱区低矮灌丛样地调查的TLS测度方法. 2024 (第1)
[2] 基于TLS的高寒脆弱区植被优势单株结构参数测定方法. 2024 (第1)
[3] 一种基于空间权重约束和变分自编码特征提取的高光谱影像土壤重金属浓度评估方法. 2022 (第1)
[4] 一种基于高斯过程回归的航空高光谱影像土壤重金属浓度评估方法. 2021(第1)
[5] 一种河谷型山坡流动沙地生态修复的播种方法及应用. 2021 (第1)
4. 奖励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19(7/10)
● 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22(1/9), 2016(2/9), 2023(3/9);一等奖 2012(10/15)
● 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15(2/10),三等奖 2016(10/10)
● 江苏省行业领域优秀科技进展(土木水利交通建筑领域) 2024 (1/7)
● 长江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23 (1/12)
● 中国发明创业成果奖一等奖 2018 (4/6)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分会委员
● 江苏省科协青年科学家专门委员会委员
● 江苏省水土保持学会青年学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