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群团活动
心"林"守护,筑牢朋辈心理防线——林草学院、水土保持学院开展学生骨干心理健康知识培训
群团活动 2025年06月09日 11:08 浏览量:

为强化校园心理健康支持网络,提升学生骨干朋辈互助的专业能力,2025年6月6日10:30,林草学院、水土保持学院举办的"心‘林’守护"学生骨干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在林学楼1118报告厅正式开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王过老师担任主讲,学院50余名心理委员、心理信息员参与,共同探索校园心理支持的实践路径。


一、打破二元认知:理解心理健康"光谱"

活动伊始,王过老师以"心理健康的标准——灰色区理论"为切入点,用清晰明了的图表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同学们剖析了心理健康状态的"光谱"这一理论框架,帮助同学们建立起科学识别心理状态的基础认知,让大家明白心理健康并非简单的"健康"或"疾病"二元划分,而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

二、捕捉危机信号:从案例看"深色地带"预警

讲解"进入深色地带"的五种信号时,王老师结合自身经历,讲述曾遇到的案例:有同学长期被严重失眠困扰,明明课业压力不大,却每晚辗转难眠,白天又因睡眠不足昏昏沉沉,最初以为是普通压力导致,没太在意,后来发现该同学还出现自残现象,这正是"进入深色地带"的生理信号预警。案例让抽象理论具象化。同学们也更深刻意识到及时识别、干预的重要性,纷纷表示今后会更关注身边同学的异常表现。

三、聚焦三类疾病:建立识别逻辑框架

  

针对校园常见心理疾病,王老师全面介绍了焦虑症、抑郁症以及双相情感障碍的不同特点,系统解析了不同症状的核心要点,在心理骨干的心中搭建起识别逻辑框架。

四、掌握互助技巧:从"说错话"到"有效支持"

"当同学说活着好累,你回别想太多——其实是在否定对方感受。"在朋辈互助技巧环节,王老师通过正反案例的对比,从开场破冰、倾听共情、引导求助三个方面为大家拆解了沟通误区与有效的沟通策略。

为了让同学们在发现身边同学有心理困扰时,能给予更有效的帮助,王老师专门介绍了学校的心理预约方式。

五、筑牢校园防线:朋辈力量的长效延伸

    

此次朋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交流活动,不仅为同学们补充了扎实的心理健康知识,更赋予大家"校园心理守护者"的专业底气。通过系统学习心理状态识别、危机信号捕捉、基础互助技巧,学生心理委员与互助志愿者们,将成为校园心理支持网络中更具韧性的一环。未来,林草学院、水土保持学院也将持续发力,通过培训、督导、实践活动等形式,不断完善朋辈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让"心有灵犀,良言共暖"的理念,真正转化为守护每一位同学心理健康的实际行动,助力构建积极向上、温暖互助的校园心理生态。

文/凌德喜

审核/吴淳

版权所有:@2011-2021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保留所有权利
地址:南京市龙蟠路159号 邮编:210037
Copyright @2011-2020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