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上午,林草学院、水土保持学院2025年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线上)活动正式拉开了序幕。来自四川农业大学、宁夏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全国19所高校的90余名优秀学子和我院林木遗传育种、森林培育、森林保护、森林资源管理、水土保持、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经济林等系的系主任、教师代表和优秀学生代表参加了本次夏令营活动。本次活动是学院第二届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活动,活动由院长姜姜主持。
研究生院马晨波院长到会致词,他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大学生致以热烈的欢迎,对参与本次暑期夏令营的各位专家和老师表示衷心感谢,对林草学院、水土保持学院连续举办暑期夏令营活动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人才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和林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面对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形势以及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等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我国林学类研究生教育事业实现了在规模上从小到大,在培养质量上逐步提高,在管理上日臻完善,为我国林业事业输送了大批高层次专门技术人才,在推进乡村振兴、区域发展,助力脱贫攻坚、推动绿色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拥有120余年历史积淀的高等学府,在主管部门和上级领导的大力关心支持下,在全体师生员工奋力拼搏下,南京林业大学近年来发展态势喜人,学校被列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在全国学科评估中,林学学科取得A+的好成绩。在“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进程中,学校始终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稳步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积极提升研究生的科研贡献率。
林草学院、水土保持学院是我校研究生培养的主干学院之一,以林学学科为优势特色,学院研究生招生规模大、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平台优渥、科研经费充足、科研氛围浓厚,为广大研究生成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学院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位列学校前列,在研究生创新项目立项、优秀毕业论文、校长奖学金、学生创新创业和高质量就业中表现突出。近年来,学院通过多样化的研究生招生和培养改革,进一步提升了研究生的生源地质量,加强了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促进了研究生的科研产出和质量,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本次夏令营还特别邀请前校党委宣传部部长杨绍陇老师进行主题为“林业科学的引入与中国林业教育的发展”的学术讲座。杨老师从森林与人类关系出发,简要地回顾了中国林业史,以及林业科学引入后中国近现代林业教育的发展情况。他指出,南京林业大学作为中国现代林业高等教育的发源地,是中国首批独立组建的林业高等院校、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之一,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杨老师通过丰富的史料,系统介绍了南京林业大学历史沿革和办学成就,帮助同学们了解了南京林业大学悠久的办学历史、优良的办学传统、深厚的学术底蕴和良好的学习和发展环境。
姜姜院长详细介绍了林草学院、水土保持学院的人才培养概况,从学科专业、教学科研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招生情况等方面介绍了学院鲜明的学科特色和卓越的办学成就。学院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重要指引,为国家培养了大量高层次专业人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他指出,本次夏令营学生参与面广、专家阵容强大、内容丰富多样,有助于引导同学捕捉学科前沿动态,拓宽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提升学术能力。学院将以举办本次暑期夏令营为起点,继续为广大优秀学子到学院深造学习做好服务工作。
下午,活动按学科方向分组开展师生交流。各系主任首先介绍了学科的研究特色和研究生培养模式,并邀请优秀研究生代表分享科研心得与成长经验。随后,营员们依次汇报了个人学术背景、科研经历及未来深造规划。在交流座谈环节,各系教师代表针对营员们的问题进行了细致解答,并鼓励大家坚定科研理想,勇攀学术高峰。
夏令营结束后,同学们分享了参与本次活动的收获与感悟。大家纷纷表示,此次活动为深入了解南京林业大学林草学院、水土保持学院的学科特色、科研平台、师资力量及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使自己对未来的学术深造有了更明确的规划。同学们将带着这份珍贵的经历与成长,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砥砺前行,勇攀学术高峰。
此外,本次活动还组织营员们观看了宣传片《一棵树的时间》,使同学们直观感受到南京林业大学悠久的办学历史、深厚的学术底蕴、卓越的师资力量以及丰硕的科研成果。此次夏令营为林业相关专业学生搭建了宝贵的学习交流平台,成为同学们深入了解南京林业大学及林草学院、水土保持学院的重要窗口。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进一步拓宽了学院的招生宣传渠道,也为今后提升研究生招生质量与人才培养水平积累了宝贵经验,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图/朱琳 审核/黄麟)